2022年9月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上海分會主辦,同濟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和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支持的“國內和國際商事仲裁的證據實務”主題講座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律師、學生及業內人士共計2000余人通過現場或線上方式關注或參與了本次2022中國仲裁周專場活動。
貿仲上海分會秘書長焦亞尼女士主持了活動,同濟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惠嶺先生、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力女士和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杜濤先生先后致辭,貿仲仲裁員牟笛先生作為主講人,結合多年的從業經驗就國際國內商事仲裁證據實務向與會者作了精彩分享。
焦亞尼秘書長在主持中表示,推動仲裁文化傳承,讓仲裁走進校園,走近青年法律從業者,一直是2013年以來、一年一度中國仲裁周的重要活動和亮點之一。當前中國正積極致力于國際仲裁中心建設,努力使中國成為國際仲裁新目的地,既需要全面了解國際商事仲裁知識,也需要及時總結中國在商事仲裁案件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做好雙向借鑒。貿仲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事仲裁機構,非常愿意通過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共同促進中國仲裁人才的培養。
三位致辭嘉賓均發言提出,仲裁作為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手段具有顯著的優勢、特點和保障,廣受國際商事主體歡迎。盡管近幾年國內商事仲裁機構有了較大的發展和壯大,但相較于訴訟等其他爭議解決方式,仲裁仍有很大的發展創新空間。各高校在仲裁人才培養和理論科研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希望能夠繼續加強與貿仲等仲裁實務部門的深度合作,為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國際仲裁中心做出更大貢獻。
本次講座中,牟笛先生結合具體案例和國內外商事仲裁的實踐,從證據規則、證據形式、證據理念三個方面分析了國內外仲裁的證據差異,介紹了國內仲裁的證據和舉證與質證的經驗和特點,指出了國內仲裁中證據規則的典型問題,對如何在保持高效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程序、提升審理質量提出了思考,并對符合當前國情需要的仲裁機制發展提供了啟發和建議。在觀眾問答環節,牟笛先生還對于證據突襲和質證程序簡化等程序問題提出了處理建議。
講座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反響。與會者表示,此次講座增強了仲裁實務從業者對國內和國際仲裁證據實務的認識與了解,對未來參與仲裁程序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指導。